八坂红会 发表于 2025-6-6 10:01:00

计算机学做三段论推理 通过“模仿学习算法”实现

程序演示过程从7分6秒 处开始,前面都是理论铺垫。

残花碎情衷 发表于 2025-6-6 10:01:12

上期视频:AI系统的摸索学习过程与自动编程演示程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7028458/)
======================================
(本期视频预览)
视频的开头一分钟承上启下,总结了穷举法的缺点(组合爆炸、危险性),玻璃破碎的场面象征着“通过穷举法产生智能”的构想被彻底粉碎。


在此背景下,ruiaijun提出了模仿学习过程。
后面四分钟视频介绍的是我提出的模仿学习算法,而不是ruiaijun提出的模仿学习过程。






然后花了两分钟介绍日本第五代计算机计划,
Ruiaijun在分析第五代计算机计划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人工智能系统不能过度依赖逻辑算法,它应该包含各种各样的非逻辑过程。另外,人的推理能力,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rule-based AI System的逻辑推理能力是程序员预先编好的,这与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不符)。


受Ruiaijun的思路的启发,我设计了一个“计算机学习三段论推理法则”的实验。

月下醉美 发表于 2025-6-6 10:01:30

程序特色:
推理系统能实现如下功能:用户输入一个错误的三段论推理,计算机告诉用户他犯了什么错误。
另外,这套报错机制也可以用于计算机的推理过程中。计算机根据三段论某一格的格式,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计算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自检”,检查自己推理出的结论是不是犯了某种错误,如果是,则报错、抛出异常。


举例:
已知:@章氏不错不研究机器学习,章氏不错 是实验室成员
得出错误结论:实验室的成员【都】不研究机器学习。
系统通过查询事实库,发现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因为@Bz_______也是实验室成员,但他研究机器学习。
系统之前学习过一些错误推理样本,它得出结论:这个用户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同理,经过训练的推理查错系统,不仅能接受前提、结论是否定句的推理过程,也能接受前提、结论是肯定句的推理过程。如用户输入以下错误推理:
大前提:张泽生 研究自动编程
小前提:张泽生 是 实验室成员
错误结论:实验室成员【都】研究自动编程
这个结论不符合事实,因为@牧月酒姬也是实验室成员,但他不研究机器学习。
计算机同样给出用户推理出错的原因:以偏概全。




注意,在训练阶段,输入的样本不能过于单一,否则计算机就无法给出正确的分析结果。
比如如果你输入一系列“以偏概全”的推理错误,如果你输入的样本的结论全是肯定句,那么系统会以为“以偏概全”得出的结论一定是肯定句,那么刚才那个“实验室成员【都不】研究机器学习”的推理将不会被认为是“以偏概全”的推理。

烟雨风飘渺 发表于 2025-6-6 10:52:04

支持论坛发展

袈裟彭祖 发表于 2025-6-6 10:01:59

@jia2764894
↑你也可以用你的helix算法理论 实现一个“计算机自己学会推理”的演示程序。
@湖海散人8805

唯美似夏花 发表于 2025-6-6 10:02:55

把推论都当成一种计算方向,不能当真,直到验证实例后,才可以正式升级为理论。每个现象都可以产生出普遍的预设的普遍推论,但是还不能应用。积累了实际的例子后,以后可靠性就根据积累的例子做依据。正反例子都得存储。人还会分析,会描述出自己的推论是否可靠,为什么不可靠,怎么样才能可靠,人分析得更丰富

情潮如风 发表于 2025-6-6 10:03:28

关注

珉林凝青 发表于 2025-6-6 10:03:36

我的楼层贴被系统删了,你的回复看不到了。不过我突然想到:不需要特意让系统去学习集合的概念,因为集合本身就是一个基本数据类型。属于“元概念”

久而舊之 发表于 2025-6-6 10:04:21

比学习低一级的是模仿,这是人类进化出来的遗传能力,不是后天形成的。这是人工智能要实现的能力之一

香风兰梦 发表于 2025-6-6 10:04:35

在逻辑学中,有这样一个称之为“三段式”推理的例子:“人总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也要死的。”如果我们对这个例子进行别样的模式识别,或者说进行某种怀疑性的再思考,那么,这个例子的真实情况应该如下所述:大脑已知母规律:人到一年年龄(因)=总是要死的(果)。推理时,已知的因果事物是“苏格拉底是人”,未知的因果事物是“苏格拉底会不会死?”问题求解的具体过程如下,大脑将“苏格拉底”与母规律中的“人”对号入座,搜索出“苏格拉底也要死的”这一未知困果事物——也就是推理,证明了如下子规律的成立:苏格拉底到一定年龄(因)=也是要死的(果)。看,这就是被误解为“三段论”的推理真相:我们搜索一条母规律,就能推理、计算、证明无限的子规律。从一跨越无限,到达老子的“元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限”的奥妙无穷的思维境界。推理,使大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六感官,其认知的范围远远地超出了其他五官所能感受和认知的时空范围。人类的推理与动物的条件反射具有共同的本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计算机学做三段论推理 通过“模仿学习算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