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地产建筑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
天问

文档

5047

关注

0

好评

0
PDF

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

阅读 523 下载 46 大小 32.42M 总页数 141 页 2025-07-29 分享
价格:¥ 9.90
下载文档
/ 141
全屏查看
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
还有 141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41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的中建协认证中心JCC CERTIFICATION CENTRE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协兴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25年3月专业化·增值化·数字化·国际化建筑业全产业链高技术服务平台Specialization value-added digit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High-tech service platform for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ain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引言建筑承载着人们的活动,也折射出时代的生产方式、价值追求、审美趋向,因此,建筑的功能和形式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变迁。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健康建筑涌入大众的视野,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目标,把“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任务。同年3月,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nternational WELL Building Institute,简称IWBI)正式将WELL引入中国,建筑健康理念首次植入人们工作、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引起社会对于空间健康和身心健康更深入的关注。《WELL健康建筑标准》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整、专门针对人体健康所提出的建筑认证与评价标准,是一整套全球适用、可规模化实施的条款集合,能够响应、包容和适应各类环境或组织机构,助其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福祉。WELL通过提供透明的标准化方法,从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等方面切实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健康目标,提升健康和福祉,提高生产力和幸福感,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或组织量化其在人和社会因素中的贡献,助力其E$G评级表现,实现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健康建筑聚焦于人的健康需求,不仅仅是强调居住环境与健康性能的优化,也涵盖了“环保”“生态”“绿色”“节能”等概念的内容,旨在通过重塑建筑标准来全方位解决居住健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发布关于建筑环境相关文件,建筑业绿色健康发展重要性凸显。建筑产业向绿色化、健康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健康建筑产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WELL生态体系全生命期的关注建筑空间内人的健康属性,提升建筑经济价值,提升企业品牌价值,WELL从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社区等十大概念着手指导项目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2024年是WELL突飞猛进发展的一年,自2024年6月1日起,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nternational WELL Building Institution,简称IWBI)授权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为中国境内申请WELL认证(WELL Certification)、WELL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准则(WELL Rating)、WELL健康住宅计划(WELL for Residential)以及WELL规模计划(WELL at Scale)的项目提供认证服务以及颁发中文版证书,以更好地适应本地市场需求和建筑行业特点。结合中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对WELL认证进行本地化,使其更符合国内认证行业法律法规的要求,使获得认证的中国项目受中国认证法律/法规保护,通过现场审查及年度监管持续维护项目WELL认证的有效性,中国认证机构受理认证流程便捷,同时,认证机构通过国内评审系统服务器存储项目资料,保证了境内项目资料的网络安全性。WELL认证的审查本地化是中国建筑行业绿色化、健康化转型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提升建筑项目的健康性能,推动健康建筑理念的普及。提升建筑的健康性能,引导推动健康建筑发展,营造健康的建筑环境,将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在建筑行业落实的重要抓手,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时代命题。未来健康建筑既然是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家居之上的建筑形态,就要融合这些建筑的优势,并在其上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既要有户外空间、满足人对于自然的需求,还要智能化、满足社会发展至今人们对于高科技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环保节能的需求,最后,要满足健康居住的需求。所以,未来应纵看自己,横较国际,与各行各业一起努力,促进健康建筑更高水平的发展。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目录引言开篇:从“好房子”到健康人居一新时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命题第一章健康建筑发展背景.…一、建筑发展方向2二、从绿色建筑到健康建筑三、WELL发展情况14第二章WELL健康建筑内涵与特征19一、总则….19二、WELL生态体系介绍.21三、WELL其他产品33四、WELL健康建筑价值36五、WELL相关人员及组织介绍43第三章WELL健康建筑技术研究分析47一、空气环境系统48二、水环境系统50三、光环境系统52四、热舒适系统.54五、声环境系统56第四章WELL生态体系中国实践与应用.58一、WELL认证中国应用情况分析.59二、WELL评价准则中国应用情况分析69三、中国WELL认证平台受理情况.72四、WELL优秀案例介绍…第五章健康建筑市场与产业.100一、国家战略一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要求100二、绿色金融助力建筑绿色发展103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三、健康建筑成为房地产行业共识106四、健康建筑推动健康科技全面应用109五、健康建筑助力“好房子”建设111六、ESG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117七,健康建筑带动全产业链健康发展121第六章国内健康建筑展望125第七章中建协认证中心与WELL健康建筑的融合与实践1307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开篇:从“好房子”到使康人居一新时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命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已从单一的“居者有其屋”转向对品质、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全方位追求。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好房子”政策,既是响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落实“健康中国”和“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传统建筑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健康性能不足等问题。室内空气质量不佳、噪声干扰、光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日益凸显,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进一步暴露了建筑环境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的短板。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住房作为民生之本,亟需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提出“好房子”建设目标,强调以“绿色、健康、智慧、安全”为核心,构建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质住房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将健康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为建筑行业绿色化、健康化转型提供了顶层设计支持。例如,北京市发布《关于规范高品质商品住宅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将健康建筑标准纳入竣工验收要求;成都地区通过财政奖励政策,鼓励楼宇获得WELL、LEED等国际健康与绿色认证,推动健康建筑理念的普及。“好房子”政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中心,通过科技创新与标准引领,实现建筑功能从“居住容器”向“健康载体”的跨越。其不仅关注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等环境效益,更注重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度、声光环境等健康性能的提升,同时融入适老化设计、智慧社区服务等社会需求,全方位满足居民对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多层次健康诉求。这一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行业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居环境提供了战略支撑。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第一章健康建筑发展背景一、建筑发展方向从最原始的洞穴到现代的混凝土高楼,几千多年来,人类的“家园”一直在进化,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住宅也正在飞速地更新迭代,从最初的筒子楼到毛坯房再到精装房以及当下大热的智慧社区,人们对“家”有了更多附加的要求,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逐渐成为休闲生活的主流,人、建筑与健康的关系也开始被融合考虑,健康的居住环境成为高品质生活的衡量标准之一。建筑承载着人们的活动,也折射出时代的生产方式、价值追求、审美趋向,因此,建筑的功能和形式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变迁。1980年以来,“节能环保、生态低碳和舒适健康”逐渐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和行业关注的重点。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影响全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建筑作为全球能源的巨大消耗体,应当体现时代趋势,使人类更为健康、更为持久地生活在可持续的环境中。”伴随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的日益广泛,国际建筑领域的探索首先从资源节约角度出发,强调把建筑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之一。随后,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以及环境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行业革命,强调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引领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并由此引发了全球低碳生态建筑发展的热潮。但不可忽视的是,人们在享受各种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依然面对着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的各种问题的困扰。同时,随着居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选择住宅已不再仅仅依据区位、规模等简单的标准,也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美观或建筑节能,而是更注重住宅的内在品质,更强调建筑作为保持身心健康、调节情绪、陶治情操的载体和场所。受使用者需求提升的驱动,世界范围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内建筑行业开始将目光逐渐回归到“居住与健康”发展主题上。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在“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可以说,持续推动以提升健康性能为目标的“健康建筑”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建筑发展的新趋势、新目标、新导向。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劳动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从远古、古代、近代到现代,人类的居住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巢穴居住一开始运用石料搭建房屋—建造房屋—最后发展成为现在的摩天大楼,一次又一次的居住变革构筑了灿烂的建筑文明史。经济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品质的需求渐高,住宅不仅仅是栖身之所,美观的外表、精细的布局、舒适的空间等都成为衡量住宅品质的标准。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建筑结构、形式及功能都全面被工业技术所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城市建筑迅速蔓延,建筑设计转为全面机械化、设备化的模式,出现了中央空调、24小时热水系统以及人工照明等设施,蓬勃发展的建筑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居住条件。然而与此同时,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也逐步导致了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应对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而采取的一些建筑节能措施,如增强建筑的保温与气密性等,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显现其弊端。病态建筑综合征大量爆发,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IAQ)及健康建筑成为研究热点。这一时期的健康建筑主要关注各类建筑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 Compound,VOC)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居住与健康的研究工作已经广泛开展,在国际上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课题中健康是最为核心的研究内容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住宅一健康城市”的研究实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为了解决居住健康问题,美国于1992年设立了国家健康住宅中心。日本在这一时期也推行了健康住宅,日本建设省出版了《健康住宅宣言》和《环境共生住宅》指导住宅的建设与技术开发。瑞典、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等北欧国家在建材方面制定了严格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的标准,实施了统一的北欧环境标志,包括住宅在内的环保产品都须经过专项认证。进入21世纪后,绿色建筑得到了蓬勃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日本的CASBEE和德国的DGNB逐步为大家所熟悉,中国也在2006年发布了绿色建筑三星评价标准。对于绿色建筑与健康建筑的关系大家也有不同的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建筑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呈现出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等多维度的发展趋势。二、从绿色建筑到健康建筑随着人们对健康环境需求的增加,绿色建筑正逐步向健康建筑转型,强调室内空气质量、光照、温湿度控制等健康性能的提升。绿色建筑着重于节能、保护环境,健康建筑在此基础上,围绕建筑中人的需求,强调“以人为本”:绿色建筑认证的着重点在建筑本身,强调环保和可持续性,健康建筑认证的着重点在建筑里面的人,目的是追求建筑中的人更健康。从绿色建筑德国到健康建筑中国新加坡印度图1.1全球绿色建筑标准分布情况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一)国内、外绿色建筑标准现状国外尤其是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评价体系、项目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下分别对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以及我国的绿色建筑进行介绍。I、英国BREEAM认证体系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广泛使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由英国建筑研究院(BE)于1990年推出。它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和社会绩效,帮助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BREEAM适用于多种建筑类型和项目阶段,包括:新建筑(New Construction)、既有建筑(In-Use)、社区(Communities)、翻新与改造(Refurbishment&Fit-Out)、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BREEAM九大评估范畴包括能耗控制、健康宜居、项目绿色管理、绿色建筑材料、污染控制、用地与环境生态、废物处理、绿色交通和水资源利用。该评估体系采取“因地制宜、平衡效益”的核心理念,也使它成为全球唯一兼具“国际化”和“本地化”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它既是一套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也为绿色建筑的设计设立了最佳实践方法,也因此成为描述建筑环境性能相对权威的国际标准。ENBREEAM图1.2BREEAM认证标志2、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员会(USGBC)于1998年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LEED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推动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LEED认证基于一个积分系统,通过整合过程、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9个核心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项目需在多个评估类别中获得相应积分以获得认证。宗旨为在设计中有效地减少环境和住户的负面影响。目的是规范一个完整、准确的绿色建筑概念,防止建筑的滥绿色化。LEED的主要评估体系和类别包括:・LEED BD+C(建筑施工):适用于新建建筑和重大改造项目・LEED ID+C(室内计与施工):针对商业内部装修·LEED O+M(运营与维护):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运营管理。·LEED ND(社区开发):针对社区规划和发展。·LEED Homes(住宅认证):适用于住宅项目。LEED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版本,而最新的LEED v5于2023年发布,是该体系的重大更新,重点关注建筑的脱碳和韧性。LEED v5的发布标志着LEED体系向更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未来将更加注重建筑的脱碳、韧性设计、社会公平和健康福社。此外,LEED Zero作为LEED的补充,将帮助项目实现净零目标。InnovationDesignAwarenessLocationEducationLinkagesIndoorSustainableSitesQualityMaterialsWaterUSGBCResourcesEfficiencyAtmosphere图1.3LEED评估体系标志及范固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3、日本CAS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Efficiency)是日本开发的建筑环境综合性能评价体系,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建筑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可持续性。该体系由日本国土交通省、知识产权促进机构以及建筑研究所共同开发,于2001年开始研究,并逐步推出了一系列评价工具。CASBEE的核心理念是“环境效率”,即在限定的环境性能下,通过采取措施减少环境负荷的效果。评价体系分为两大类指标:·Q(建筑环境性能与质量):包括室内环境、服务性能和室外环境。LR(建筑环境负荷的减少):涉及能源、资源、材料以及建筑用地外环境。CASBEE体系包含多种评价工具,适用于不同类型和阶段的建筑项目:CASBEE-NC(新建建筑)、CASBEE-EB(既有建筑)、CASBEE-RN(改造建筑)、CASBEE-Home(住宅)、CASBEE for Cities。.CASBEE在日本及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评价体系不仅支持建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还为政策制定和市场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CASBEE图1.4日本CAS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标识4、德国DGNB建筑可持续评价系统DGNB(Deutsche Gesellschaft fu r Nachhaltiges Bauen)是德国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由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与德国政府共同开发,于2007年正式推出。DGNB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建筑的可持续性,推动建筑行业向可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持续方向发展。DGNB是全球领先的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强调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出发,全面评估建筑的可持续性。其核心理念包括:·全生命周期评估:DGNB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估。·综合可持续性:DGNB不仅关注环境效益,还强调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文化质量。DGNB作为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以其全面性、科学性和经济导向的特点,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标准。与LEED和BREEAM等国际上采用的标准相比,DGNB属于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该体系克服了第一代绿色建筑标准主要强调生态等技术因素的局限性,强调从可持续性的三个基本维度(生态、经济和社会)出发,使“可持续建筑标准”帮助指导更好的建筑项目规划设计,塑造更好的人居环境。DGNB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已有超过1O,0O0个项目获得认证,覆盖30多个国家。DGNB还与欧盟可持续金融标准(EU Taxonomy)兼容,支持项目获得绿色金融支持。DGNB在中国的应用也在逐步增加,其评价体系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DGNBDGNBDGNB图1.5德国DGNB建筑可持续评价系统标识5、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作为规范和引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性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以下简称《标准》),2006年首次发布,涵盖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管理和运营管理等7个方面。2024年10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2024年版),进一步优化了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该标准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2006年版《标准》首次明确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指标和方法,为评估建筑绿色程度、保障绿色建筑质量、规范和引导我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促进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涵盖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审查、评价、运维、检测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三是有力推动了我国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绿色国绿色中三星级标识二星级标识一星级标识图1.6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二)国内、外使康建筑标准现状关于健康建筑,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开始探索,1990年英国BREEAM评价体系中,已经有把健康作为评估绿色建筑的指标。不过真正成体系地提出健康建筑的是美国于2014年颁布的WELL健康建筑评价标准。1、WELL使康建筑标准2014年,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整、专门针对人体健康所提出的建筑认证与评价标准《WELL健康建筑标准》由Dlos公司创立,国际WELL健康建筑研究院(IWBI)运营管理。WELL标准是一个基于性能的评价系统,它测量、认证和监测空气、水、营养、光线、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和社区等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建筑环境特征,被称为建筑界的奥斯卡。WELL认证及评价体系的创立正是旨在关注建筑环境中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它也是第一部专门着眼于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标准的评级体系。中国建筑业WELL健康建筑研究报告(2024)WELL的开发整合了关于环境健康、行为因素、健康效应以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人口风险因素的科学和医学研究与文献,同时结合了设计、运营和管理方面的领先实践。WELL也参考了政府和专业组织制定的现有标准和最佳实践指南。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社区图1.7WELL体系十大概念与美国LEED、英国BREEAE、德国DGNB不同的是,WELL标准全部条款都是以促进人体健康为出发点,WELL认证的内容为测量及认证室内空间中包含热舒适、声环境、空气、水、光等指标,其标准皆采用各权威机构对于建筑物与室内空间使用者健康间相互影响因素之研究,后根据此制订指标,可有效使企业主遵循WELL健康建筑标准规划设计出提升员工或住户健康的建筑空间。WELL健康建筑标准开辟了建筑物健康研究和开发的新领域,是新时代唤醒人们健康追求的号角,亦是全球人类健康行动的新起点。2、FitwelFitwel是一个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和运行提升健康和工作能效的建筑评价系统。2017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与美国总务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GSA)共同推出了全球领先的具有权威性的健康建筑认证体系Fitwel,.它基于CDC耗时5年所做的超过5,0O0项学术调查研究报告的专业分析。Fitwel由国际领先的非营利组织活力设计中心(Center for Active Design,CfAD)负责运营,美国安全检定实验室公司10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特惠

限量优惠活动

正在火热进行

站长

添加站长微信

领取新人礼包

下载

便携运营智库

立即下载APP

工具

运营导航

工具推荐

帮助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分销

50%直推收益

30%间推分成

AI

智能对话

办公助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