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医生问诊依托于先进的医疗模型,这些模型通过对海量医疗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具备了强大的诊断和建议能力。其中,北京协和医院发布的 “协和・太初”,是首个罕见病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它基于我国罕见病知识库的多年积累和中国人群基因检测数据建立。当医生输入患者 “发现孩子从 2 岁起发育、语言和动作都明显落后,交流也无法完成” 等症状后,模型仅需数秒便能给出 “需警惕罕见遗传性疾病(如雷特综合征、天使综合征等)或复杂神经发育障碍” 的判断,同时还能给出就诊科室、补充检查等医学建议,大大提高了罕见病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另一款备受关注的砭石大模型,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 AI 医生问诊领域崭露头角。砭石大模型融合了自然语言处理、医学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能够深度理解患者描述的病情信息。在面对复杂的病症表述时,它可以快速梳理关键症状,关联医学知识体系,为患者提供详细的疾病分析和初步诊疗建议。无论是常见的感冒发烧,还是一些具有多种并发症状的疑难病症,砭石大模型都能通过与患者的多轮交互,精准把握病情要点。例如,对于一位自述咳嗽、气短,同时伴有乏力、夜间盗汗症状的患者,砭石大模型不仅能推测出可能涉及呼吸系统疾病,还会综合其他症状,考虑到结核等特殊病症的可能性,为后续的专业诊断提供全面参考。
AI 医生问诊具有诸多显著优势。其高效性和规范性令人瞩目,它能以逻辑清晰、规范标准的方式,迅速捕捉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基础信息。以慢性病管理为例,像帕金森病患者,其排便、睡眠、用药状况等系统性症状需要长期跟踪管理,信息量大且复杂。医疗模型通过系统性问诊,能高效帮助医生掌握病情变化,制定精准治疗方案,大大降低了诊疗过程中的沟通与时间成本。同时,AI 在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能力卓越,能够全面系统地汇总患者健康信息,为诊断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
然而,AI 医生问诊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对患者描述病情的准确性要求极高,若患者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输出结果便会受到影响。因为经验丰富的医生可通过察言观色和经验提炼可靠信息,而这恰恰是目前 AI 所欠缺的,所以仅依靠 AI 问诊得出诊断结果,在信息可靠性上存在短板。并且,现阶段 AI 问诊的适用场景有限,在急诊等需要临机决断的场景中,患者病情紧急且往往无法清晰表述状况,此时医生的经验和直觉至关重要,AI 的优势难以发挥。
AI 医生问诊的出现,无疑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机遇。但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我们需充分认识到其优势与局限,合理利用 AI 技术,让其与传统医疗模式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共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